国产精品不卡视频,欧美欧色,人妻色网站,亚洲 激情 综合 另类 在线

你的位置:首頁 >

政府采購如何告別高價 南京政府采購引入競價機制 5個月節(jié)約超1成預算

2013/7/29點擊:

  近年來,在政府采購中,出現了一些操作執(zhí)行不規(guī)范的問題,比如,媒體曝光的“高價采購”、“奢侈采購”,對代理機構監(jiān)管不力,有的評審專家隨意性較大,一些供應商圍標串標等。“十一五”時期,全國各級財政部門累計受理政府采購問題投訴3262起,處理2033起。財政部先后公開處罰了4名評審專家、14家供應商和1家代理機構。

  今年,江蘇省南京市在政府采購中引入“網上競價”機制。平臺開通5個月間,9類產品共成交1493次,成交金額1814萬多元,節(jié)約預算成本254萬多元,節(jié)約預算12.29%。

  引入競爭,系統(tǒng)默認價低者為成交供應商

  記者了解到,政府采購協(xié)議供貨的招標周期一般是三個月或半年。而市場上產品更新?lián)Q代快、價格下降快。當市場價格下降,供應商還按中標價格供貨,“政府采購的商品價格高”的情況往往由此產生。

  今年1月1日,南京市財政局推出“協(xié)議供貨網上競價平臺”,對電腦、相機、打印機等9類協(xié)議供貨產品實施二次競價。“核心就是引入價格競爭”,南京市財政局副巡視員鐘浩介紹,網上競價平臺是在協(xié)議供貨中標價格的基礎上,由采購人在網上公布采購需求,供應商在網上參與競價,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和次數內,系統(tǒng)將默認報價最低的供應商為成交供應商,并推薦給采購人確認。

  網上競價分為單品牌比價、多品牌比價和多部門團購3種形式。鐘浩介紹,三種方式中最主要的是多品牌比價,9類商品中有6類需要采取這種競價方式,其原因一是保證充分競爭,二是規(guī)避單品牌潛在的價格同盟因素。

  記者在網上競價平臺上看到:南京雨花臺區(qū)財政局采購3臺電腦,引來了7家供應商前來競價。經過10次報價,最后一家公司以4500元一臺的最低價勝出。3臺電腦的預算價為14637元,而最后的成交價是13500元,網上競價節(jié)約了1100多元。

  買賣雙方“背靠背”,競價前不知彼此信息

  “網上競價”形式上實現了公開、公平、公正,但也存在供需雙方獲取彼此信息后進行幕后交易的可能性。怎么防范?

  南京的做法是“背靠背”:采購方、供貨商和管理方互不知道彼此信息,直到競價成功后才揭曉各自信息。

  網上競價平臺上,采購方在公布采購需求時,只公布商品名稱、規(guī)格、售后服務要求以及供貨時間等,無法公布單位名稱、聯(lián)系人姓名及電話等。而對于競價的供應商來說,也只能發(fā)布自己報的價格等基本信息,不能公布企業(yè)名稱、聯(lián)系人和電話等。

  財政、監(jiān)察等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和政府采購中心等操作機構也同樣無法看到上述信息。當著記者的面,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負責人點開一項投影機的采購信息,只看到有3家競價,卻看不到采購方和供貨商的具體信息。

  據了解,南京的這個系統(tǒng)設置了全程留痕、動態(tài)監(jiān)管等功能,任何人任何一次網上比價記錄都將保留15年。采購人、監(jiān)管、監(jiān)察部門均能還原每一次歷史采購記錄,便利了以后解決爭端,也方便了紀檢監(jiān)察部門今后的針對性辦案。

  建立供應商誠信檔案,等級高低隨表現變化

  網上競價平臺開通后,為加強對供應商的監(jiān)管,南京市建立了政府采購供應商誠信檔案,采購方、監(jiān)管方可對協(xié)議供貨商網上競價活動的誠信狀況進行評價。

  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,誠信評價結果將自動轉換成“誠信指數”(分值),達到一定分值的供應商可保留參加網上競價資格,低于一定分值將失去網上競價資格。平臺開通5個月來,有9家供應商因服務不到位等原因被警告,29家供應商則因為表現良好而提高了誠信等級。

  南京市財政局介紹,今年下半年,協(xié)議供貨網上競價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,又有7類產品將進入網上競價系統(tǒng),包括傳真機、復印機、速印機等。南京市協(xié)議供貨網上競價實施范圍也將覆蓋全市各級政府機關和事業(yè)單位共1200多家,市屬國有企業(yè)也將納入網上競價的試點。南京市委常委、紀委書記龍翔介紹,南京正在探索建立政府采購的新機制,網上競價并不是此次改革的終點。

  

  【鏈接】

  全國政府采購

  5年節(jié)約4000多億元

  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,“十一五”時期,全國政府采購規(guī)模由2005年的2928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8422億元,年均增長23.5%;累計節(jié)約財政資金4000多億元。

  

  【觀點】 

  專家認為

  預算公開力度應加大

 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院長馬海濤認為:政府采購必須在公開透明的環(huán)境下運作;必須保證競爭主體準入的公平性,符合條件的供應商均可參加投標;必須公正地對待所有的供應商,供應商的資格預審和評標的標準要一致。

  目前,政府采購法制建設滯后于采購實踐的需要,《政府采購法》缺乏相應的實施細則,應盡快出臺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。加大政府采購預算的公開力度,“高價采購”、“奢侈采購”才能被遏制在萌芽狀態(tài)。

  

  財政部負責人表示

  加強標準化建設

 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,將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信息化建設,推動政府采購與部門預算、國庫集中支付、資產管理的銜接,加強采購流程和采購文件標準化建設,建立從業(yè)人員職業(yè)資格管理制度,健全供應商誠信體系,以制度規(guī)范評審專家行為。

  同時,加強代理機構資質管理和內控機制建設,完善信息統(tǒng)計制度,保障和促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與發(fā)展。